2019.01.28
其他文章
「實用性」與「外觀質感」的百年戰爭
Photo on Npmshops
故宮的「朕知道了」紙膠帶,是曾經紅極一時的文創小物。
有些人覺得很有創意,也有人無法理解這東西有什麼用。
不久前我們在TEDxChungChengU談完了文創這個議題,在會後與聽眾的互動過程或是我們長久以來與業主們的互動經驗裡,往往發現人們對於「實用性」以及「質感」抱有很兩極的偏好。而受近幾年文創環境的影響,大眾對於外觀設計似乎也激起了一股反抗意識,甚至是對一切所謂「不實用的美感」開始了近乎獵巫的攻擊。然而所謂的外觀、美感,真的是這麼不堪的東西嗎?
直接剖白來說,我們偶爾會稱呼外觀設計是一種「視覺上的人體工學」。要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有很多條件,除了正統的人體工學--也就是適當的尺寸與環境之外,還要有符合使用者習慣或是教育使用者養成正確習慣的良好使用體驗(user
experience),甚至控管所需付出的金錢壓力等種種問題都是造就出舒適環境所必須考量到的要素。而這些眾多要素的其中之一,我們相信,也包含了外觀層面。
舉個例子,如果今天肚子餓了當然就必須吃飯,吃飯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補充營養與能量。而一頓飯裡面的營養與能量是什麼呢?可能是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其他的營養成分,如果我們真的這麼在乎「實用性」,那其實什麼色、香、味俱全的考量都不用想了,每一頓飯都丟進果汁機裡打成汁喝下去是最棒的了---營養成分一點也沒少,不用擔心咀嚼少了不好消化,還省下了吃飯得要花費的大把時間,對吧?
Photo via Internet
要是每一頓飯都長這樣,那可真是實用性滿分......?
但是實際上,人們對食物終究還是會希望看起來好吃、聞起來美味、嚐起來可口,即使這些需求仔細想想都和攝取營養沒什麼關係。相對於食物,許多人對設計的外觀部分卻不容易理解它的意義與價值,然而美感價值並沒有這麼的虛幻又難以捉摸---美味的食物可以提高我們進食的慾望,美觀的設計則可以提升產品的使用體驗;垃圾食物徒有美味卻不營養,狹隘的外觀設計徒有質感卻不實用;高級餐廳供應舒適的環境與精緻美味又營養的昂貴餐點,完善的設計提供從眼到手以至於所有感官的良好使用體驗並且同樣的不便宜。在這樣子的邏輯比對下,我們可以發現美味與營養、美觀與實用並不是那麼遙遠的關係。我們會貪圖美味而去吃下垃圾食物,當然也可能為了追求視覺美感而忽略產品實用性。希望只把預算花在實用性上,不想浪費支出在實用性以外的美感也沒有不合理,這個意義也就如同有些人吃飯目的只有攝取營養而不在意口味是一樣的意思。
我們並不需要太過刻板印象的把設計美感想成是一種奢侈浪費,美感其實是一種將使用者與實用性銜接起來的良好橋樑,它或許不是絕對必要的,但卻能帶給我們更好的使用體驗。這也就是我們自始至終不斷強調的,讓人能夠感到「舒適」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