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1
淺談設計
淺談居家設計(三)
有時候我們不禁會想「到底有多久沒有在家裡的餐桌好好吃頓飯了?」
在台灣生活的族群當中,畢竟大多數還是身為上班族.
在家庭成員各自不同的作息以及忙碌行程的影響之下,一家子團聚在餐桌前吃飯的機會確實是少之又少.稍微試著想想,除了招待客人以及除夕夜以外,有多少機會是真的坐在餐桌前好好吃一頓飯?
且把什麼心靈貧乏的大道理或邊吃邊看會消化不良的問題放到一邊去,這邊要談的其實是居家的生活方式.
設計師的真正疑問是:「如果大家都在客廳邊看電視邊吃外帶的餐點(或是辛苦的老婆/老公/老媽/老爸所煮的飯),那麼,我們設計餐廳做什麼?」
生活型態這種東西就像是科學風水(關於風水,又是另一篇長篇大論了)一樣,是會隨時代不同而產生變化的.很多時候我們依循著淺意識中或是上一代所叮囑的方式來規劃事物,卻往往沒注意到其實很多的堅持早已經慢慢失去意義.
在客廳吃飯的理由不外乎是為了一邊看電視,但沙發是設計就是要讓人以最沒坐姿的方式來癱躺用的,想要用餐勢必要在柔軟下陷沙發上挺直身軀,但同時茶几的高度又過低不符合頻繁取用食物所需的人體工學.結果又需要彎下脊背來配合茶几高度--就為了遷就「在客廳用餐」這樣的生活方式.
在客廳沙發用餐完全不符合人體工學,需要坐在沙發前緣,彎著脊背來用餐
這並非是在否定客廳用餐的行為,畢竟這是在時代和社會變遷下所產生的對應生活方式.
重點是在於我們如何在設計上去詮釋餐廳以及客廳的功能.
也許我們可以設計成可轉向的電視,另電視能適時的轉向餐廳或客廳;也許我們可以把餐桌延伸進入客廳,形成客廳邊的用餐bar可以邊吃邊看;甚至把餐廳當客廳用,沙發就丟進專門的視聽室或書房裡(想想看在沙發上看書能激發多少靈感?).
諸多的可能性端看使用者的生活方式,需求,以及設計師的創意而定.
我們不斷強調設計的最終目標就是「舒適」兩個字.
因此總是希望試著去打破一些「明明並不舒適,但是因為大家都這樣做,已經習慣了」的刻板做法,同時也去釐清屋主們許多認知上的誤解.希望設計是真正符合需求的存在,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迎合著習慣與傳統.